讲白了,有些网点有点钱赚的却很迷茫,不知道以后赚什么钱。有些没点钱赚的急于脱手,害怕亏损成一个大洞。
大多数白手起家的网点把快递视为终身的事业在守候,像对待儿女一样陪伴快递成长。
问题来了:快递网点公司到底有没有前景,值不值得让加盟商陪伴品牌一起成长,下面做三个分享。
网点公是否是有价值并不需要看行业价格战如何,因为价格战本身就是人为的,既可以今天涨快递费,也可以明天打跌快递费。
网点公司是否有价值完全是看整个市场容量的涨跌,比如云贵地区,2018年整体市场涨幅达到了43%,说明了一点,云贵地区远高于行业涨幅20%~22%。
市场容量分为两类:一类是发件容量,一类是派件容量。前者是看电子商务发展前景,在价格战快递费走低时,市场涨幅是否超过降价幅度。
简单理解,原利润0.4元,市场价格战降低0.2元,每单件仅剩利润0.2元为50%,但是市场增长率43%,远远超过行业20%的一倍。因此,网点必需通过量化后在总利润上去持平。
相对于发件增长率而言,派件增长率也同样在影响网点公司的收入。虽然说派费在降低,但是业务员的派件极限是有限的。
所以,有派件容量的网点公司比较容易实行“派配分离化”操作。门到门的让业务员派,点到点的让司机配送,省到和赚到的是原派费与配送费之间的差额。
评语:市场容量除了单一品牌快递增幅之外,也可以通过兼并另一家品牌快递进行市场容量增幅,为量化竞争创造条件。
有市场容量增幅的网点公司,本质上并不是市场不行,而是网点公司所需要的“政策,模式”不行,此类网点市场价值非常高,如果出让是非常可惜的。
在快递行业,已经逐渐形成市场层次相对固化的品牌层次,菜鸟,京东,顺丰等等。试想一个问题:如果是顺丰与京东开放电商快递加盟,那么很多做通达系的老板都会选择顺丰与京东。
原因并不复杂,顺丰品牌下的业务类型已经贯穿了产业服务,电商服务,供应链服务,既时配服务,可以说顺丰已经形成多生态产品体系,网点公司加盟后业务市场层次端口多,派取效能空间大,模式性闭环较好。虽然说顺丰目前只是拿电商件填仓,但未来开放加盟未必不是杀手锏。
京东快递与顺丰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京东是电商快递,比顺丰更利于导入客户,加上快递通道逐渐打开,业务闭环效应远远超过顺丰。
从以上两则可以看出,网点公司所处的品牌兼容性决定了该品牌快递的未来,同时也是闭环式差异化竞争的必备条件。
讲简单了,传业务员找客户谈业务与线上线下平台业务始终会存在入口差异,无法同质化竞争。比如阿里申通与菜鸟裹裹,别的品牌快递就很难介入竞争。
评语:网点公司最应该关注的并不是当下本身品牌体量是否处于行业排名在什么位子,而是分析自有品牌有没有“虚头巴脑”的项目,还是有没有直接落地的业务类型,比如阿里申通的菜鸟裹裹业务,就是实打实的业务增值项目。
在快递行业,一些品牌快递宣布的什么“云仓,供应链,驿站”等等,总公司怎么玩概念与现实都可以,不能直接给网点创收与增值,也只能视作为总公司的品牌战略的一部分,不能做为市场化到网点的前景,因为派费与快递费没有改变。
所以,看品牌是否有惠及网点的业务模式是决定品牌价值是否有前景的关键。
为什么说抛开竞争对手看环境?因为网点公司所处的环境已经起到决定性因素。
首先是房租,房租包括操作场地房租,租户房租,门店房租,房租高意味着网点公司边际成本高。
然后是当地平均工资涨幅,当地平均工资意味着网点公司的支出调节空间的大小,同时也包括快递行业与其他产业的人力资源竞争优势。讲简单了,其他厂里的工资没有快递公司高,招工的吸引力就会大很多。
最后是社会环境,实际上网点公司面临的社会环境对网点公司经营上干忧非常大。比如某A网点用临时工都是本地人第二职业长期临时工,而B同行用的是劳务市场外来人口劳务派遣临时工,完全是两个概念。
本地人第二职业长期临时工稳定,过年过节不受影响,本地人都想早早下班,第二天还要上班,所以工作很利落。尤其双十一,可以帮助网点“拉壮丁”,本地业务员更有优势了,如果进行“定点招聘本地派送”,投诉都会少很多。
劳务市场劳务派遣临时工就不同了,工作时间拖的越长越好收入越多,简称“磨洋工”。
网点公司从以上条件去看未来的环境,一部分需要网点公司去打造,一部分需要网点公司去评估,比如本地消费有没有日渐趋于包裹化是建立在停车收费的趋势上,停车收费普及率越高,包裹化越高。
评语:网点公司评估环境因素时,必须与长远规划相结合,包括城市化速度,政府产业城建规划,交通规划等等。
原因很简单,网点公司经不起场地多次搬迁困扰与电商聚集区远离网点的短拨费困扰。所以,网点公司与同行之间的竞争不仅仅只是价格战,更多的是环境决策竞争,如果环境有优势,该网点就有价值。
传统的网点公司只会关注“政策返点”来的直接,实际上行业竞争时的“政策返点”只不过是先手后手的申请时间问题。
市场最终会被打平,网点公司是否值得继续持续为之奋斗,首先要搞清楚市场容量的增长率与自身的市场占比,然后是自身品牌闭环业务增值空间,最后是社会环境。
如果三个条件都具备,既使是当前有困扰,该网点仍然是有价值的网点。
浙江科聪完成数千万元A2轮融资
2704 阅读壹米滴答创始人杨兴运出山,成立兴满物流
2004 阅读Deepseek在仓库规划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732 阅读在物流行业,AI技术会不会替代人?
1723 阅读传化智联集成DeepSeek,深化AI大模型物流场景应用
1646 阅读京东物流携手奇瑞汽车打造中东最大汽车备件中心,覆盖5大品牌数万种汽车备件
1351 阅读物流企业如何高效销售行业解决方案?
1274 阅读中国物流集团或迎第五家上市公司,国家队进一步释放行业整合信号?
1135 阅读一年净赚超22亿、投资海外仓导致净利润腰斩、苦苦等待重整……跨境电商巨头们发展冰火两重天
1100 阅读刚刚 , 两家「国资物流集团」筹划「战略整合」| IIR
1075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