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在罗戈网主办的以“数智可持续,碳索新未来”为主题的2023第二届低碳供应链&物流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罗戈研究院长潘永刚对罗戈研究最新发布的《2023低碳供应链和物流创新发展报告》进行解读演讲。
罗戈研究院长潘永刚
(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完成)
当前供应链物流领域,从全球到中国持续有相关的标准、认证发布。但是落到企业身上,面临基础性问题、标准不统一、体系不完善等,这也导致很多企业对低碳转型缺乏整体性认知,只能从零散的单点去摸索。
去年报告重点是供应链和物流的碳足迹,今年我们站在供应链碳管理的视角,系统性梳理全球双碳发展脉络,提炼出供应链物流碳管理图谱,建立整体框架,再进一步聚焦到产品、服务,提炼出系统的方法和可参考的案例经验。
一、全球双碳发展
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数据不断攀升,2022年达到36.8亿吨,较去年同比增长了0.9%。这几年欧洲和中国的碳排放量有所减少,而北美和亚洲其他地区碳排放量在增长。
近期国内外都有碳中和政策推行。从全球来讲,欧洲开启清洁能源补贴,韩国发布碳中和方案,英国对进口钢铁征收碳边界税。欧盟持续完善围绕气候行动的碳减排法案与行动计划,2026年实行碳关税立法,2034年免费配额减至0%。
中国也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国家通过不断制定促成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推动“1+N”体系的构建,逐步实现“双碳” 目标。国家“双碳”目标下,碳中和成为企业应积极承担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尤其中央企业应在“双碳”实践中承担示范带头作用。ESG 以资本为动力,以治理为核心,推动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上市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而言,正面临逐步趋于严格的ESG信息披露要求,A 股上市公司高频使用 10 部信息披露标准指引。
从市场驱动力看,欧洲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将按照委员会的提议涵盖欧盟钢铁、铝、水泥、化肥和氢,2022年欧盟这几项的进口情况,中国排行第一。CBAM针对进口产品的碳含量,征收欧盟碳价与出口国碳价的差额,实质效果使得进口产品承担与欧盟产品一样的碳价成本。
欧盟的碳边境税到底是什么样的机制?欧盟生产和中国出口的产品在价格上是统一的。目前欧盟高碳产品价格不包括碳排放成本,欧盟生产的产品通过免费配额补贴了自身的国家产品,但是补贴同样让中国出口的产品获利。欧盟将来停止免费配额发布,本土生产产品和进口产品都将包括碳排放成本。以钢铁为例,中国平均钢铁碳排放高于欧盟本土钢铁平均碳排放,那么中国出口的产品价格将高于欧盟市场产品价格。中国出口最大,要交的钱最多,所以我们企业要努力地降低碳排放,少交碳边境税。
国内也设定了相应政策,倒逼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激励企业节能减排。国家控排企业名单有碳排放配额,履约目标完成的企业可出售剩余配额获得收入,履约目标未完成的企业需购买配额完成履约,形成了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
自1992年联合国大会发布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后,全球各地区、国家相继展开碳减排目标,并探索碳交易市场的建立。2021年,中国全国碳市场(发电行业)启动,至2022年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额破百亿。2023年2月,全国统一的 CCER 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开发完成。
交通运输行业是全球第四大温室气体排放源,并以最高的速度持续增加。来自物流货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8%,如果考虑到仓储业务,这个数字将提高至11%,2020年中国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占社会总碳排放比重达到 11%。海运、航空、快递快运各细分领域纷纷制定减排行动指南。
二、供应链物流碳管理与零(低)碳图谱
到底供应链物流碳管理与零碳管理是什么样的体系?对此我们构建了一个简单的框架。
对于所有的企业、组织,首先要有碳管理的体系,碳管理体系下面分成供应链端和物流端。供应链角度,货主的核心是要构建PCR到EPD的产品碳足迹平台系统,甲方的核心是对范围三供应商的控排管理。物流角度,主要的减排工作在运输链碳核算TCE/TOC/HOC,新能源货运的应用和构建零碳园区。
中间的是模型和方法,上面通过组织碳盘查、产品和服务碳足迹和碳减排项目三个方面支撑。组织碳盘查核心的标准是科学碳目标倡议(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简称SBTi),GHG Protocol 和ISO 14064。产品碳足迹有一套标准体系,尤其是ISO 14040、14044系列构建了基础。物流服务碳足迹的标准主要是通过ISO 14083。EN 16258是欧盟对于物流服务的碳足迹标准。碳减排项目由国家方法学统一确认,被政府认定以后有了计算模型,才能成为交易配额。因子库、强度库和原始数据、能源系统、业务系统来共同支撑方法学、标准,支持我们做供应链物流的减排努力,构成公司的碳管理体系。
此外,碳管理 SMART 框架可作为企业碳管理工作开展的核心,即Strategy战略规划、Management管理机制、Action行动方案、Regulation规则制度和Tools支撑工具。完整碳管理体系囊括了“碳排放、碳资产、碳交易、碳中和”+“碳信用评级”(4+1模块)的系统性管理体系。
企业加入 SBTi 设定以科学为基础的碳排放目标。SBTi 新版标准已实施,企业应关注目标减排力度的调整:针对范围一、二的目标,从远低于2摄氏度调整为1.5摄氏度;针对范围三的目标,从2摄氏度调整为远低于2摄氏度;企业设定的目标年限从5-15年缩短到5-10年。
组织视角下的碳盘查需将企业碳排放分为范围一二三,其中范围一和二为必须披露的内容,范围三为可选披露范围,暂未作强制性要求。组织碳盘查可以参考国际通用标准 GHG Protocol 和 ISO 14064标准系列,同时我国也出台了24个重点行业企业指南提供核算与报告指导,组织碳盘查后可以根据相关标准要求,输出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下图是中国陆上交通运输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道路货物运输企业)的格式模板,分为6个表格。
政府部门要求企业及参与碳交易企业需在完成碳盘查后,对碳排放进行核查。碳排放核查是碳交易的必要前提。碳核查和碳盘查不一样,核查是政府做的,碳盘查是企业自主行为。企业买盘查服务,政府买核查服务,都认定完了再做交易。
尚未纳入控排范围的企业可以通过自愿减排机制参与碳市场交易,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可视为企业碳资产,为积极推动自愿减排行动的企业创造直接经济价值。CCER 开发流程依次是项目文件设计、项目审定、项目备案、项目实施与监测、减排量核证和减排量核证。
CCER 方法学用于指导编写CCER 项目设计文件,包括快速公交系统、货物运输方式从公路运输转变到水运或铁路运输、商用车队中引入低排放车辆技术等,是减排项目申请的基础。各地方也在积极推动碳普惠方法学的建立,鼓励碳普惠自愿减排项目的开发和实施。
企业还可以针对双碳工作成果开展系列绿色评价与认证。绿色评价与认证包括 ESG 管理体系认证、碳管理体系评定、碳中和认证、碳足迹认证、绿色建筑认证等。碳中和认证参照标准有ISO 14068、ISO 14064、NTE B5、ISO 14068,碳中和认证需要经过测量、减少、偏移、验证和确认、签署许可,然后交流结果。企业可以对自有产权厂房、仓库、办公楼等开展绿色建筑认证,展现企业绿色发展水平。绿色低碳物流管理体系认证将依据评定结果发放对应等级证书。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采取初始检查+产品检验+获证后监督模式。
基于上面的碳管理整体框架,无论是低碳物流、低碳供应链,不同的方法学、模型、认证,从甲方企业到物流企业,到碳管理平台、数字化平台、智能化、新能源车辆、包装体系、环保材料、绿色能源,再到碳核算、碳管理、碳交易。以下图谱是我们梳理的国内相关领先实践和案例企业,底层的模型方法支撑着上面的减排努力,进行相应的核算。
三、围绕产品碳足迹的绿色供应链
产品碳足迹是对产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产生的气候变化影响进行核算得到的结果。完整生命周期核心包括原材料供应、产品生产、销售、使用和回收处理五大环节。产品碳足迹核算通过 LCA 的方法和理念去量化。LCA( Life Cycle Assessment,生命周期评估)作为一种工具,用于评价和核算产品在资源获取、制造、使用、废弃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的资源、能源消耗和对大气、水体的排放,固体废弃物,产品、副产品的输出等环境影响。
LCA 系统边界的选择一般分为“摇篮到坟墓”或者“摇篮到大门”,前者适用于研究对象为终端产品的情形,如汽车、手机、桌子等,后者适用于研究对象为中间产品的情形,如电解铝、塑料等。依据系统边界设定和模型原理,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分为三类,其中过程生命周期评价最主流。过程生命周期评价是根据ISO颁布的《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ISO14040)(ISO,1998),采用“自下而上”(bottom-up)模型。
产品碳足迹国际通用核算标准包括PAS 2050、GHG Protocol 和 ISO 14067。ISO 14040和 ISO 14044两个标准为生命周期评价(LCA)提供了基本框架结构和概念,为碳足迹核算及核算标准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对比PAS 2050、GHG Protocol 和 ISO 14067三个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GHG Protocol被认为是最为详细和清晰的,更加针对性服务于企业的商业目标。
EPD 以 LCA 为方法论基础,提供基于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量化环境信息报告。EPD 被越来越多的下游企业作为选择合作供应商、打造零碳供应链的重要判断依据。生成 EPD是从PCR开发、LCA生命周期评估、EPD环境产品声明开发、EPD环境产品验证。PCR 包含对不同产品组基于 LCA 的数据收集方法、收集的数据到预设指标的转换以及信息呈现格式的具体说明,PCR 使 EPD 能够对同一产品类别中的不同产品获得一致的结果。PCR 的种类分为通用 PCR,工业 PCR,子/特定 PCR。
钢铁行业 EPD 平台是由中钢协组织领导、欧冶云商建设并运维、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公益性平台,将于2022年5月上线,为 EPD 申请者提供 LCA 研究、第三方独立验证、EPD/CFP 发布等服务。钢铁行业 EPD/CFP 申请流程是EPD 申请者到钢铁行业 EPD 平台进行账户注册、选择PCR、产品,做LCA分析,可以自行完成 LCA 分析提交报告,也可以使用 EPD tool完成 LCA 分析后进行第三方验证,验证通过发布EPD 报告。
对于甲方供应链管理部门来讲,你做碳减排的努力应该干什么?核心是做范围3。企业自身的业务,你的自有车辆、生产、外购电力、热力都属于范围1、范围2,而范围3上游活动、下游活动很多。绿色供应链要管供应链的碳管理,就要管范围3上下游的碳管理。粗暴一点看所谓绿色供应链,就是范围3的碳管理。
上游供应商碳管理在整个价值链中的重要性愈加彰显,但绝大部分的甲方企业面对着复杂、深度的全球供应网络,识别上游所有排放源极具挑战。对近 50% 的行业来说,更高层级的供应商排放源与一级供应商有很大区别,使得上游碳排放识别和管理更加困难。因此,识别一级供应商之外的排放源,实现多层级供应商的可视性,才能够揭示出真正的价值链排放热点,使得甲方企业能够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产生最大减排效益的正确热点上,实现供应链脱碳目标。
甲方企业应采取积极的行动加速范围三碳减排,进行真正的多层排放源分析,以设定目标并推动正确的行动;将可持续性纳入类别规划和供应商选择;将排放集成到供应链控制塔中,并实现数字孪生;支持供应商持续脱碳工作;与同行者、供应商和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在整个行业进行合作,以加快大规模脱碳。在供应链采购、生产、销售、物流和其他环节都可实施具体的减碳举措。而物流也是供应链脱碳的关键环节,在实现各行业减排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来看看典型案例:
华为构建了一个6 CSD管理体系,从领导力到策划、组织与能力支撑、流程运营、绩效评估,再到CSD管理体系改进,来支撑整个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联想对标治理、战略、风险管理和指导目标的TCFD四要素框架,在短期和长期方面确定了相应的目标,持续实施多元化且行之有效的节能减排措施;戴尔上游排放与供应链合作,运营排放,下游的管理产品足迹,通过范围123,走向净零之路;伊利制定零碳路线,明确战略规划,承诺率先实现达峰,锚定全链中和,2050年做全产业链碳中和的目标。
雀巢通过净零碳排放路线图计划到2050年实现净零目标;达能协同上下游合作伙伴,积极创建低碳供应链。雀巢和达能都参与了罗戈网今年的案例申报,具体介绍了他们的低碳供应链管理。
四、沿着运输链条的物流企业碳核算
物流企业服务于甲方供应链,沿着运输链完成物流执行,不同业务模式的运输和物流站点运作构成了全链条物流服务。与甲方供应链产品碳足迹逻辑一样,沿着运输链将不同的物流业务活动进行分段划分,分别计算碳排放,所得到的排放数据总和就是物流服务碳足迹。
EN 16258由欧洲标准化委员会于2012年发布,确立了与运输服务(货运/客运)相关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计算和申报的通用方法。
GLEC 框架是物流碳排放计算和报告的全球方法,用于在多模式供应链中协调计算和报告物流的温室气体排放,可以由货主、运力和物流服务提供商实施。GLEC对运输链、温室气体&黑碳、燃料生命周期、范围1,2,3、基本方法、排除项进行了相应的规定。在碳排放核算时,底层核算逻辑可以采用排放系数法(应用最为广泛)。针对运输链企业内部活动或能直接获取能源消耗数据的场景可以直接进行计算。针对运输链中的外部活动(外包业务场景),GLEC 框架提供了基于燃料强度消耗因子数据、排放强度数据和可获取数据有限,使用建模数据这三种可获取数据情境下的碳排放核算方法。
ISO 14083提供了首个物流业碳核算通用方法,支持全球物流业开展碳减排工作。ISO 14083为客运和货运运输链的温室气体(GHG)排放量化和报告提供了要求和指导,适用于整个运输链的所有阶段。ISO 14083有助于物流领域服务碳足迹和根据 ISO 14040系列标准及 ISO 14044进行的生命周期评估。ISO 14083针对运输链开展 TOC HOC排放强度和 TCE 排放量计算。ISO 14083关注数据质量,呈现了报告、商业决策、运营优化这些不同运用场景下的数据选择。
TOC 级信息数据收集需要考虑运输作业类别、交通方式、能量载体、原料、排放强度、WTW燃料排放因子等变量。TCE 级信息数据收集需要考虑货件编号、托运编号、运输链元素ID、货物重量、包装单元、原产地、目的地位置、距离、时间、航次、航班号、CO2eTTW、CO2eWTW等这些变量。为了提高数据质量的透明度,应将分层质量排名指标应用于 TOC 和 TCE 变量。基于覆盖范围、一致性、边界、验证级别、供应商、流程周期、中小企业、应用、证据这八个核算数据保障维度展开分析,提出了青铜级、银级、金级三个目标等级划分。
对物流企业而言,尽可能采用低排放的能源和资产是走向零排放货运的第一步。我国重型货车碳排放总量占交通运输行业总排放量的34%,推动重型货车新能源化是交通运输行业降污降碳的关键性发展方向。不同车重、不同应用场景的新能源货车节碳量是不同的。
新能源货车技术路线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货车、纯电动货车、氢燃料电池货车等。随着技术不断进步,新能源货车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从原来的轻型货车应用领域逐步向重型货车应用领域渗透。从成本维度看,当前阶段换电式纯电动重型货车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成本是最低的。零排放重型货车在封闭道路、公共道路中短途和长距离运输场景都有实践案例。
国家层面在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和使用,物流企业也做了很多努力。
中国外运构建了碳达峰碳中和路径及体系,不晚于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碳达峰,并力争不晚于2060年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的双碳愿景和目标。外运物流承接中国外运双碳战略,打造低碳物流行业标杆,在仓储服务、运输服务、供应链协同上,持续应用低碳物流技术、参与低碳能源变革,推进低碳运营模式的升级。外运物流为能源行业客户提供碳数据管理、绿色运力和仓内绿能解决方案,打造国际物流绿色供应链。
嘉里物流围绕运输、仓储、包装三个核心环节打造低碳绿色的供应链体系,诸如合理规划站点和配送中心,优化配送路线;数措并举构建绿色仓储;“4R”原则打造绿色包装。
顺丰构建了ESG治理体系,长期、中短期目标做了非常明确的规定。既有强度的目标,又有绝对值的目标。顺丰2022年的环境绩效包括碳目标达成情况,绿色产业园、顺丰森林、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绿色运输、绿色包装六大方面。顺丰在速运、医药运输、供应链服务等多个业务模块获得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顺丰航空获得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顺丰的科技应用包括丰和可持续发展平台、供应链物流碳足迹计算和顺丰“零碳未来”计划。顺丰推进低碳运输、打造绿色产业园、践行可持续绿色包装以及绿色科技应用等举措,实现覆盖物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管理,积极打造可持续物流。
菜鸟的绿色包装从箱规优化、包装设计、电商产品包装和循环箱几个方面助力品牌建设数字化绿色供应链。
欧冶云商的新能源重卡一站式解决方案实现宝武钢厂产成品绿色物流。安得智联的灯塔工厂碳减排业务模式实现了包装循环、包装标准化和集货运输;日日顺在制造端、仓储运输、末端交付、仓储管理这些供应链各环节采取措施。
联晟智达构建绿色供应链和绿色物流生态联盟促进产业实现低碳;安能物流的物流数字化系统提升运营效率,科技赋能实现绿色低碳;快行天下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方式,将“可持续发展”和“碳减排”的理念融入到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等物流活动中;中硕的绿色能源叉车和运输车助力低碳物流运输,中硕烟台仓库利用光伏太阳能供电系统和智慧仓储实现减排;中通快递的光伏发电项目实现低碳减排,光伏发电项目2025年将减排1.8万吨二氧化碳;SHOPLINE物流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全链路的智慧物流解决方案,构建基于组织和供应链的零(低)碳创新实践;平台型企业满帮从效率提升到硬核科技助力绿色交通,满运碳路®计划打造公路货运领域碳普惠平台,降“三空”提效率,破解公路货运“碳减排”难题;大易科技的“网络货运+多式联运”铁海公联运模式实现联运减碳。
五、生命周期下的零碳物流园区
零碳物流园区和物流公司、甲方不一样,园区有自己的生命周期,涉及园区业主、园区管理方、园区企业、园区客户和园区劳务人员、司机、访客及消费者。零碳物流园区的打造涵盖从规划、建设到运营的全生命周期,在运营阶段以数字赋能和要素配置为核心,以绿色运营管理促进可持续发展。
零碳物流园区迭代路径的关键举措有双碳平台、能源替代、工业节能、交通脱碳、建筑节能、降碳机制、资源循环和人文体验。物流园区以交通和建筑两大场景为核心,实施碳减排举措,从低碳走向近零碳、零碳,实现碳中和。物流园区在推进零碳进程中,设置合理的减排目标并且转化为企业切实可行的减排方案非常重要,可以从绿色能源、能效优化、绿色材料及数字化赋能四个维度推动零碳物流园区建设。
绿色能源方面,分布式新能源和新能源物流车辆使用清洁电力促使绿色低碳发展;能效优化方面,通过数字场站、自动化仓储系统碳减排措施促进物流园区低碳发展,智能运输系统负责车货匹配、货运装箱及路线优化;绿色材料方面,利用共享托盘和循环包装箱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及物料循环使用。数字化方面通过数字化手段对园区能源和碳排放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区块链数据采集与共享平台让碳排放监管更加可靠。数据中心围绕物流园区碳中和目标,设置园区碳排放数据、减排数据、抵消数据。
下面我们来看看典型案例:
外运物流华东公司以数字双碳推进绿色物流园区建设,外运碳宝实现园区碳数据收集与数字化管理,实现数据可视,辅助进行降碳决策
京东物流的物流园区供应链脱碳技术实施。京东物流构建碳管理平台SCEMP,既管理物流园区,又管理物流碳足迹。京东物流在联合利华合肥园区实现碳中和路线图,西安亚一拿到碳中和验证。
万纬物流在嘉兴平湖冷链园区全面践行SG价值理念,获得《绿色仓库要求与评价》(SB/T 11164-2016) 【最高等级】 ,通过绿色仓库三星、冷链示范园区、屋顶光伏、感应照明、自动化货架、电叉车、OTWB系统实现年碳减排1152tCO2。万纬物流的自动化冷库与分布式光伏助力提效降碳;从卸货口、穿堂到仓库内具体的运营节能;运用OTWB系统,赋能客户高效精益运营。
安博获得碳中和认证的零碳项目;马士基在华首家智能、绿色综合物流旗舰仓落户上海临港;瀚溥构建一站式专业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平台,瀚溥北京机场物流园获得LEED BD+C 的金级认证。
六、碳管理服务、数字化科技创新
碳管理服务可以分为企业碳管理、碳市场、政府业务及碳中和+四大类。
罗戈研究面向供应链和物流领域,提供碳管理咨询和培训服务。我们有自己的碳管理框架,开发了碳核算工具LOGC(在罗戈网的网站上可以看到),构建了“碳战略、碳核算、碳管理、双碳报告” 解决方案体系。
接下来我们来看数字技术怎么帮助碳排放工作,不同行业可以利用数据采集、网络、相应的技术应用构建技术中台,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减排。整个体系再通过数据摸底、情境预测、明确路径、实施调整实现碳管理。
有效碳管理首先通过碳盘查摸清碳排数据做报表分析;设定减排目标,制作碳排放报表和预测 ,建立减排计划;通过碳排数据持续追踪和基于数据的碳排优化设计;根据碳排放报表验证减排结果。有效碳管理需要构建从数据到行动的反馈环。
物流企业碳管理要构建什么样的数字化框架?这个框架可以从技术底座到能源基础设施和供应链物流业务的管理,到绿色物流数据基础平台(碳排放因子库、 碳排放强度库、业务活动数据库等),结合绿色物流碳排放核算方法库(通用方法学基础库 、供应链物流碳减排场景下的碳核算方法学及模型搭建),再到产品的碳计算、组织的碳盘查、监管机构的碳核查,衔接供应链物流所有的业务管理系统,构建绿色物流碳管理平台 、碳排放管理系统、业务碳足迹管理系统、碳减排管理系统和绿色物流生态系统,再上面是绿色物流控制塔。
下面我们来看看典型案例:
菜鸟的碳盘查认证逻辑、物流行业碳计算、联合第三方认证。菜鸟的绿色低碳供应链碳资产管理系统为商家制定碳账户,为某食品行业客户构建了碳资产管理系统。
英诺森的双碳解决方案偏向政府和区域的碳排放,他的平台是站在更高维度的碳管理数字化体系,从基础设施及云服务、SEA2技术开发体系、数字化综合解决方案、双碳业务运营平台的运营到政府的双碳监管决策平台、企业的业碳一体化云平台、公众的碳惠生活服务平台。英诺森的双碳计算引擎包含双碳发展指数计算模型、双碳发展指数结构模型、地区生产总值结构模型、产业-园区-企业-工艺-产品关联结构模型等。
国内供应链和物流的数字化上,唯智提供专业的物流行业解决方案,如容百仓储物流系统项目服务案例;C-WMS为企业提供专业级SaaS WMS服务,如服务于中国物流的低碳实践案例;云恋科技助力传统企业经营模式线上化,打造产业互联网平台,助力某供应链管理企业通过流程组织优化、运营模式调整实现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订单管理线上化,拼箱、配载与调度智能化,电子签收替代纸质文档签收等;聚龄聚焦于数字化供应链软件和仓储物流自动化硬件集成,服务哪吒汽车做了低碳创新实践;纵行科技的全栈式低功耗物联网技术,通过网和芯方案路径实现汽车行业资产全面有效化低碳管理。
普枫新能源是普洛斯的能源管理解决方案企业,提供的分布式绿色能源解决方案已落地全国300多个工商业建筑屋顶,为分布式光伏电站研发智能运营管理云平台。普枫新能源构建低碳、“负碳”园区,参与国家首批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
睿池供应链通过单元载具的循环和包装,实现了数字化管理,打造高效低碳供应链综合包装服务;优乐赛的供应链循环包装在新能源行业的应用比较普遍;主线科技打造人工智能零碳码头,提供自动驾驶卡车及服务,帮助天津港打造港口自动驾驶示范区;极智嘉提供全品类物流机器人产品和解决方案,赋能企业实现物流智能化升级,为仓储物流和工厂物流实现节能减排赋能企业低碳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海康机器人马上要上市,覆盖了全场景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帮助极氪打造智慧工厂,全面提高仓库拣货效率,降低安全事故风险。罗伯泰克做智能立库,给华星光电带来相应创新和节能。
中力叉车的一站式物料搬运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叉车从原来的传统原料往新能源转移,所以中力在这方面是国内领先的新能源叉车服务商,通过电动叉车解决方案助力企业;摩弗智能的汽车部件智慧工厂通用解决方案,助力客户智慧物流落地 ,实现从制造迈向“智”造。
七、供应链物流零(低)碳发展趋势
1、“双碳”国际国内标准体系正在逐渐完善,包括物流上的ISO 14083发布,这是非常具有标志性的完善进程。
2、组织碳和产品碳融合深化。站在甲方的产品碳、站在物流链路的服务产品和整个组织碳的逻辑是不一样,这两个逻辑要逐渐融合。
3、减碳文化全面渗透生产生活。算碳不是目标,减碳才是目标。每个人都要有减碳意识,要形成减碳文化。
4、碳管理与数字化建设加速。因为整个体系要求你要做这件事,没有管理体系、没有数字化体系做不了。
5、碳认证和减碳项目此起彼伏。大家现在关注的是认证和减碳项目,这对自己来讲是可落地的事。
6、碳交易和碳关税实现强力推动,这是直接强制你做这件事。
7、央企、国企、外资企业率先落实供应链和物流的零碳低碳发展工作。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非常感谢大家,希望大家到罗戈网站免费下载我们的报告,可以更加具体地看一些内容。谢谢大家!
作者 | 潘永刚
来源 | 物流沙龙
此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物流沙龙立场
中邮无人机(北京)有限公司揭牌
2139 阅读智能仓储企业“智世机器人”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1550 阅读聊聊2025年物流企业如何做营销规划
1527 阅读这家老牌物流巨头被整合重组,四千多名员工将何去何从?
1410 阅读物流供应链领域“吸金”不力,但能给投融资事件颁几个奖
923 阅读极兔速递2024年第四季度包裹量增长32.5% 全球日均单量超8000万件
951 阅读京东紧急驰援西藏震区,首批救援物资已由专车送出
941 阅读2024LOG供应链物流 突破创新奖候选案例——准时达国际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854 阅读人民日报“晚安短信计划”关注电商西进:拼多多新农人传递温暖
877 阅读仿生学:蜂巢带给供应链管理的启示
829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