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马士基旗下码头公司APMT订购62台自动化轨道吊订单(ASC) 和1台配备最新电气和自动化技术的多式联运场桥(RMG),用于鹿特丹马斯平原二期码头(Maasvlakte II)的扩建,成为欧洲历史上最大的起重机订单。
据悉,这62台自动化起重机将由奥地利起重机制造商Kuenz提供,并将采用瑞士电气巨头ABB的控制系统。APMT表示,随着这笔巨额订单的签署,其扩建计划已经实现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使该码头能够在2027年之前将集装箱吞吐能力增加一倍。首批起重机计划于2025年交付。
在扩建工程中,马斯平原二期码头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采用了最高级别的起重机自动化技术,包括全自动堆垛、无人集卡转运区(AGV)和外集卡的全自动装卸。
ABB提供的产品包括控制和信息系统、自动化传感器和软件以及远程控制功能,以优化起重机在远程操作中的效率。得益于持续的开发和扎实的管理,马斯平原二期码头能够将现有设施和扩建项目作为一个具有高水平自动化和性能的高效设施进行运营。
马斯平原二期码头的扩建将新码头延伸超过1000米,将在2027年大幅增加马斯平原二期码头的吞吐能力,并巩固马斯平原二期码头在欧洲领先集装箱码头中的地位。该码头的集装箱装卸将高度可持续和自动化,每台自动化轨道吊都经过优化,可进行 "1+6 "高堆垛,从而最有效地利用土地。
据港口圈(ID:gangkouquan)了解,鹿特丹港近年来一直在持续改扩建自动化码头,2023年分别宣布扩建APMT和RWG码头。APMT码头的扩建工程占地约47.5公顷,包括一个全长1公里岸线的深水码头,将为码头增加约200万标箱的吞吐能力。RWG码头的扩建工程涉及约45公顷的土地和920米长的码头岸墙,将分阶段使其吞吐能力增加180万标箱。这两个码头都将为使用岸电做好准备,并将以碳中和的方式运营。除此之外,鹿特丹港也正在扩建马斯平原一期,设计年吞吐量为600-700万标箱,刷新欧洲第一大自动化码头纪录。
2023年,鹿特丹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340万标箱,同比下降7%,已连续3年下降。鹿特丹港表示,主要原因是欧洲的消费下降、产量下降以及由于制裁进出俄罗斯的货运被迫停止。面对地缘政治和经济疲软的多重影响,鹿特丹港正尝试通过提高自身基础设施水平与装卸效率吸引更多的货物。
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对跨境电商的巨大冲击
1375 阅读智航飞购完成天使轮融资
1435 阅读SCOR模型:数字化时代供应链管理的航海图
1032 阅读白犀牛副总裁王瀚基:无人配送带来了哪些机遇与挑战?
932 阅读800美元不再免税,T86清关作废,跨境小包何去何从?
931 阅读快递人2025愿望清单:涨派费、少罚款、交社保......
935 阅读突发!美国邮政停收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税取消,影响几何?
858 阅读“朝令夕改”!美国邮政恢复接收中国包裹
793 阅读物流职场人性真相:鹰鸽博弈下的生存法则
799 阅读京东物流北京区25年331大件DC承运商招标
803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