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是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截止日,同时也是第1季度报披露的截止日。分析这些报告包含的数据,可以发现很多值得思考的现象。
按照“申万行业分类标准”,归属于“横向通用软件”的36家上市企业中,2024年第1季度,有28家的净利润为负,其中包括大家比较熟知的科大讯飞、用友网络、三六零。
为什么这么多软件企业亏损呢?可能大家会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为了全年的收入,春季投入比较多,而又正值过年放假,亏损可以理解。
那咱就看看全年的指标。同样是那36家企业,2023年全年,有16家企业净利润为负,其中依然包括大家熟知的用友网络和三六零,科大讯飞虽然盈利,但净利润占全年营业收入的3%,远低于央行公布的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
近些年,全社会都重视数字化、智能化,政府也在积极倡导“智改数转”,江苏去年还在“智改数转”的基础上加了“网联”两个字,即“智改数转网联”。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软件企业出现亏损和低盈利呢?值得重视和反思。
原因可能有两条,一是“智改数转网联”只是一种氛围,企业因为没有看到实实在在的绩效,不愿意去投入。二是近些年和接下来的经济形势不太确定,企业在捂紧口袋过日子,没能力或不敢去投入。
这两条其实都是外部原因,是软件企业客户方的原因,而软件企业自身也有原因。
事实上,软件企业的销售毛利都可以,36家企业无论是2023年全年,还是2024年第1季度,他们的销售毛利都为正,全年最低的是22%,第1季度最低的是10%。
那为啥毛利不低,还有那么多企业亏损或低盈利呢?主要原因是费用太高,主要是销售费用、研发费用占大头,管理费用也不低。研发费用多,且不断增加应该是好现象,但需要有比较高的转化率。销售费用高,且增加幅度高于研发费用,就让人不太理解了,软件企业的产成品又不需要太高的物流费用,基本都投入到营销上了。
事实上,To B的产品,投再多的营销费用,客户也不一定会买单。客户看的是实效。而管理费用高,且如果相对于营收在增加的话,只能说管理效率在下降。
这些现象在36家软件企业中都有所涉及。比如科大讯飞,无论是2023年全年,还是2024年第1季度,销售费用、研发费用和管理费用都在同比增长,且销售费用的增幅超过了研发费用的增幅。
好了,这次先交流这些,“软件企业,数字经济的主体,数字化供应链的重要组成,在大力重视数字化、智能化的背景下,为什么会大面积亏损”。不知讲清楚了没有?您认为还有哪些原因?
个人认为,大部分软件企业能“净利为正,研发费用增长,管理费用占比降低,且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日子,就是中国企业“智改数转网联”走上正轨的日子。欢迎各位师友留言讨论,并请多多指正。
九识、新石器、白犀牛、菜鸟、京东物流、美团、顺丰等布局的万亿赛道,谁将成为“领头羊”?
1785 阅读菜鸟全球供应链再升级:亚太仓配网络覆盖10个国家地区
1512 阅读公交车送快递,邮政、顺丰、京东物流等巨头纷纷入局
1283 阅读Gartner供应链25强十年(2016~2025)演进的洞察
1255 阅读王卫1110亿元、赖梅松289亿元、杨绍鹏213亿元、喻渭蛟夫妇176亿元......物流领域最新财富榜出炉!
1163 阅读亿通国际针对航运业的碳管理解决方案
1003 阅读看《长安的荔枝》,解密生鲜供应链
927 阅读京东七鲜华北区域覆盖加速,涉及北京、天津、石家庄
835 阅读中国外运33.8亿出售旗下路凯国际25%股权
761 阅读SHEIN半托管在加拿大及沙特站点上线
714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