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竟然有了“意外结果”,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政策本意是限制中国商品的进口竞争力,但结果却引发了一场“囤货经济”的狂欢,推动中国跨境电商平台敦煌网(DHgate)在美下载量激增:4月13日单日美国下载量达6.51万次,较30天均值暴增940%,短短72小时内,其App Store排名从第352位跃升至总榜第二位,仅次于ChatGPT。
高关税为何反向刺激消费呢?传统经济理论认为高关税会抑制进口,但现实却呈现“反向逻辑”。美国消费者担忧未来商品价格“像鸡蛋一样上涨”,尤其是日常消费品(如T恤、电子产品)的关税成本可能直接转嫁至零售端,促使其提前囤积低价货源。TikTok等社交平台上,中国供应商通过短视频揭露奢侈品代工真相(如欧洲品牌服装实为中国制造),引导消费者绕过品牌溢价,直接通过敦煌网采购“源头商品”,形成“关税前抄底”心态。
关税战引发的囤货潮直接转化为跨境物流订单的井喷,中国物流企业能否成为最大受益者?一方面敦煌网日均在线商品超3300万件,覆盖225国,其188条物流线路和14个海外仓在关税政策调整后迅速成为履约核心支撑。另一方面跨境电商物流概念股(如三态股份、久祺股份)在4月15日集体涨停,单日15只股票涨幅超9%,市场对物流企业的增长预期显著提升。本文将详细拆解物流企业在囤货潮下的短期举措与长期布局,分析当美国关税政策转向“小额包裹精准打击”后的应对之策。
(1)B2B小额批发模式
敦煌网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其深耕20年的“小额B2B柔性供应链”模式,这一模式完美契合了后关税时代中小商家的采购需求。
首先是打破传统贸易门槛,实现零库存压力,允许单笔交易金额<1万美元,甚至无最小订单量,中小商家可灵活采购试销,规避库存积压风险。还有价格倒挂优势,中国工厂直供模式下,同类商品价格比美国本土低30%-50%。例如Lululemon瑜伽裤出厂价仅5-6美元,而美国零售价达数百美元,形成巨大套利空间。其次是交易效率革命,实现高频小额交易,传统B2B半年一次的大订单被拆解为“小单快反”,敦煌网平均日均处理超64万笔交易。另外实现全链条数字化。从询盘到报关实现线上化,清关时间从72小时压缩至24小时,满足美国商家“抢关囤货”的时效需求。
(2)物流成本分摊与关税漏洞的卡位
敦煌网通过“物流基建+政策博弈”构建护城河,将关税冲击转化为增长动能。物流网络方面构筑三重防御体系,即“中国工厂-海外仓-本土分销”体系,美国核心城市72小时达覆盖率提升至85%。在成本转嫁方面,采用集货拼舱+线路包邮的策略,将单个包裹物流成本摊薄。在5月2日美国取消800美元免税政策前,通过T86清关渠道突击发货将大宗订单拆分为低于800美元的小包裹,利用政策漏洞降低综合税率。
(3)爆款品类的供应链深度整合
敦煌网在电子产品、家居、快时尚三大品类的绝对优势,构成其爆单的底层支撑,详见表格。
美国消费者疯狂囤货导致订单量暴增,传统海运需要30天,根本来不及。物流企业必须把商品“闪电般的送达”到美国,才能赶在5月2日美国取消800美元以下包裹的免税政策前送到消费者手里。
目前菜鸟新增欧洲-中国航线,每周航班从14班猛增到21班(相当于每8小时就有一架货机起飞),优先运输手机壳、数据线等小件爆品。东航物流美西快船专线,把上海到洛杉矶的海运时间从18天压缩到12天,专运家具、家电等大件商品。另一方面,推动数字化清关,传统清关像人工检查单据、核对税号,一批货清关要3天,还容易出错被扣留。智能清关通过AI自动识别,比如扫描发票时,系统0.2秒就能判断商品属于蓝牙耳机还是智能手表。同时,把商品信息提前同步给中美海关(例如菜鸟的eWTP系统),清关时间从72小时缩短到24小时,相当于给货物开通VIP快速通道。
物流企业目前也在利用合规博弈,在关税铁幕下“钻地道、打游击”。比如通过第三国,给中国货穿上“马甲”。比如美国对中国产的自行车加100%关税,但对墨西哥产的同款自行车只收2.5%。物流企业把车架运到墨西哥工厂组装,贴上“Made in Mexico”标签。目前美国海关查验率飙升,针对中国商品的查验率从5%涨到20%(每5个集装箱就有1个被开箱),但墨西哥产商品查验率仅3%。另外,利用5月2日前生效的800美元免税政策的漏洞,比如中国企业把价值5000美元的电视机拆分成7个包裹(每个714美元),虽然分拆导致物流成本增加,但通过每天发大量订单的规模效应,摊薄后的每单物流成本低于关税成本。
部分头部物流企业也在通过系统性解决方案,在干线运输、退货逆向及合规风控等关键环节实现了全链路的破局。
(1)比如SHEIN自组包机网络,通过包机运输,成本较商业航班降低22%,尽管需承担30%的空载风险,但通过搭配第三方货代散单进行对冲,有效平衡了风险与收益,据SHEIN公开的数据,通过降低服装克重25%,单个包裹节省航空燃油消耗1.3升/万公里。这不仅降低了单包裹航空成本,从2.1美元降至1.4美元,年节省运费超2.7亿美元,还压减了跨洲运输比例43%,提升区域仓覆盖订单占比至68%。
(2)京东国际的AI退货预测系统,京东国际建立三级预警机制,高风险订单(退货概率>45%)强制本地仓发货,中风险订单(15%-45%)收取1.5美元退货准备金,低风险订单(<15%)正常流程。这种分级管理方式,有效降低了高风险订单的退货率。同时,也应用AR技术远程指导消费者自行修复,如服装去球、耳机重置。2024年减少逆向物流量41%,节省成本7800万美元。
从短期来看,目前存在政策变数,美国的关税大棒政策随时会变招,比如美国商务部正在评估是否将对中国大陆的关税扩展到澳门,因为许多中国商品会通过澳门“贴牌”变成“澳门制造”,从而绕过关税限制(类似之前的墨西哥中转)。如果澳门被加税,商家会抢在政策生效前疯狂下单,就像超市台风前抢矿泉水。但这是饮鸩止渴,短期订单暴涨后,需求会被提前透支,就像春节放完烟花,剩下的只有满地纸屑。
从长期趋势来看,消费者“买不动了”,物流公司也“卷不动了”。消费者囤货把未来半年的钱都花完了。囤货就像吃自助餐,看到关税要涨,消费者疯狂囤货回本,但买回来的100卷纸巾、50个充电宝,可能一年都用不完。据美国全国零售商联合会(NRF)调查显示,35%的消费者在4月囤货后,计划未来6个月减少非必需品购买。参考Temu的历史数据,2023年“黑五”大促后,次年1月订单量环比下降55%,因为“该买的都买完了”。
更令人担心的是,物流业可能将面临洗牌,中小公司将被被关税合规成本压垮,合规成本有多可怕?比如查验费,一个集装箱被美国海关开箱检查,检测费、滞港费、改单费加起来超过5000美元,还有文件费,就是每批货的产地证明、质检报告,目前成本从100美元涨到300美元。可能还有律师费,比如应对美国反倾销调查,律师咨询费需要2000到10000美元不等。而面对这样的困境,头部物流企业的具有碾压式优势,表格分析针对合规成本的中小企业与头部企业的对比。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跨境物流市场中,中小物流企业面临着头部企业的强势挤压,但通过深入挖掘行业痛点以及头部企业布局尚未覆盖完善的缝隙市场,仍有机会找到新的商机并实现破局发展。
1、开展特定品类专精物流
比如宗教用品合规物流。以迪拜某物流商为例,其专注于穆斯林服饰物流领域,通过提供Halal认证包装,确保包装材料不含酒精胶水,并且与当地宗教委员会合作预审商品,尽管收费比DHL高15%,但凭借专业化的服务,市占率达到了当地细分市场的68%。中小物流企业可以借鉴这一模式,通过获取东南亚、中东等地区宗教机构的认证资质,开发含有宗教元素的面单设计,如阿拉伯文祝福语等,满足特定宗教客户群体的需求,从而在宗教用品物流这一细分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再比如成为敏感品物流专家,深圳某企业专攻含电池小包物流,开发了UN38.3认证自助申报系统,合规通过率高达98%,并在马来西亚设立电池预处理仓,有效规避欧盟新规。凭借这一专业化的服务,其单票利润比普货高3倍,日均处理2万票。中小物流企业可以学习这种对敏感品类的深度钻研,针对含电池、液体等特殊物品的小包物流,建立专业的处理流程和认证体系,提供合规、高效的物流解决方案,成为敏感品物流领域的专家,吸引有此类需求的客户。
2、打造区域化通关网络
以东南亚“小国快线”为例,一些物流企业聚焦老挝、柬埔寨等非热门国家,与本地清关行成立合资公司,通过持股30%加资源置换的方式,预存1000份空白FORM E产地证,实现秒级清关。金边-广州专线时效稳定在3天,成本比DHL低52%。中小物流企业可以借鉴这种区域化通关网络的构建方式,选择一些具有潜力但尚未被头部企业充分覆盖的区域,与当地清关行等合作伙伴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优化通关流程,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时效,从而在特定区域的跨境小包物流市场中形成竞争优势。
3、开发退货预警数据服务
开发跨境退货概率预测SaaS产品,输入商品品类、价格段、营销渠道等参数,输出发货仓选址、保险购买策略等建议,收费模式可以为0.01美元/单,并按效果分成节约的退货成本。通过这种退货预警数据服务,帮助卖家降低退货率。中小物流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客户提供精准的退货预警和预防措施,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强自身在跨境小包物流服务中的竞争力。
4、众包式海外仓网络
可以整合华人便利店作为微仓的模式,存储费为0.5元/件/天,远低于传统海外仓的1.2元/件/天,并通过有赞云快速搭建库存管理模块,如洛杉矶200家华人超市接入,峰值日均处理5万单。中小物流企业可以探索这种众包式海外仓网络,利用华人社区的闲置资源,降低海外仓建设成本,提高海外仓的灵活性和覆盖范围,为客户提供更具性价比的海外仓服务。
5、利用RCEP原产地规则套利
在广西、云南边境设立分装车间,将中国原料与东盟辅料组合申领FORM R,关税优惠幅度达5-15%,如某南宁企业将耳机包装环节迁至越南,节省关税0.8美元/件。中小物流企业可以深入研究RCEP原产地规则,通过优化供应链布局,利用关税优惠政策,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商品的竞争力。
6、充当头部企业的“缓冲仓”
承接SHEIN等企业的滞销品处理,以1-3折收购滞销库存,通过独立站、TikTok直播等方式清货,如深圳某企业月清货量超20万件,利润率28%。中小物流企业可以与头部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充当其“缓冲仓”,帮助头部企业处理滞销库存,同时通过自身的销售渠道和营销手段,将滞销商品转化为销售,实现与头部企业的共生共赢。
当TikTok上中国工厂直供的奢侈品同源商品价格仅为美国市场的三分之一,当敦煌网下载量一周暴涨,人们用行动证明:关税大棒或许能改变报关单上的数字,却无法撼动Made in China在性价比上的绝对统治力。而对中国物流企业而言,这场狂欢既是盛宴也是试炼。当美国关税政策转向“小额包裹精准打击”,当东南亚制造业分流部分订单,中国物流企业需要清醒认识到:今天单量的暴涨,本质是消费者对政策不确定性的应激反应。若要延续增长神话,必须从“赚快钱”转向“建生态”,将特朗普的贸易武器转化为自身服务升级的催化剂。
途虎养车2025年中城配线路运输招标-报名公告
7844 阅读菜鸟无人车现身合肥,成为连锁零售商的灵活“补货员”
3116 阅读美国消费者越囤货,中国物流越赚钱?
2013 阅读新产业、新客群、新场景:顺丰控股“激活经营”3月营收236.61亿元,速运业务量超行业增长达25.36%
1430 阅读京东物流的“唯一性”:为何它在物流循环经济中独树一帜?
1356 阅读关税245%时代自救指南:华强北极限交付、比亚迪出海、京东2000亿支持出口转内销、云途加收报关费、燕文预收关税保证金……
886 阅读供应链网络建模革命:混合整数规划遇见机器学习
764 阅读京东物流与微博电商达成深度战略合作
752 阅读消费品巨头供应链变革案例:宝洁库存优化实践的深度解析
762 阅读行业首次!京东物流烯冷冷链三轮车开到樱桃产地
737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