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鞍山钢铁”),在整合内部物流基础上,积极运用外部物流资源,通过互利共赢的物流战略合作,培育“面向服务的制造”和“现代制造服务”,实现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构建高质量钢铁供应链体系。
一、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协同化,以韧性供应链保障产业链安全。鞍山钢铁与国有大型物流企业中铁铁龙、中车联合研发全球首发的特种集装箱,减少物流倒运,降低物流过程对产品的撞伤、硌伤、锈蚀,破解大吨位卷入箱难,无法实现铁水联运、铁路直运的全球难题。
(二)智慧化,以柔性供应链赋能高质量转型。一是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跨工序流程价值链的塑造、产业生态圈的构建和共赢。二是通过供应链平台激发数据要素流通新活力,实现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制造端到用户端的交易、生产、仓储、加工和物流等全过程高效协同。三是构建统一采购平台,实现供应链综合成本降低、订单服务满意率提高、重点产品质量合格率提升的优质服务。
(三)绿色化,以低碳供应链构建发展新格局。一是发挥自身冶金化工废弃物处理和绿色回收物流技术优势,共享资源、服务于国内冶金企业和城市。二是协同“国字号”大型物流企业,通过在供应链上采用绿色物流技术,提升竞争力,增强国际市场抗风险能力。三是部分钢厂不仅向城市供应建材,同时提供供热、供能、供水,以及海水淡化、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综合服务,促进了沿海钢厂与城市的融合发展。
(四)标准化,以创新供应链提升产业竞争力。一是以“物”的标准化建设为载体,夯实钢铁物流发展基础。率先实施煤炭“散改集”运输,实现东北地区钢材集装箱铁路运输;实施滚装甩挂运输,促进了国内钢材运输的规范化、统一化、专业化发展。二是以“流”的标准化建设为路径,提高供应链整体绩效。三是以“链”的标准化建设为通道,搭建多式联运骨干网,全面提升物流全流程运能、运力、运量。四是以“网”的标准化建设为支撑,推进产业智慧协同发展。推动钢铁物流数据与社会仓库、港口、铁路场站等物流单元网络化互通互联,实现物流整体效率的提升。
二、实施效果
该项目实施以来,三年内实现降本增效23亿元,公司竞争力明显增强。比如,实施煤炭“散改集”,损耗由原来的1.1%降低到0.03‰;从黄骅港至营口港的集港运输时效由原来的平均10天减至4天;实施多式联运,减少钢材产品在物流过程中锈蚀、撞伤、硌伤等损耗和保险理赔,保险费用降低1200万元;物流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累计节约物流费用600万元。此外,通过实施供应链绿色化管理,物流各环节中原燃料污染大幅降低,运输废弃物大幅减少,转运流程逐步简化,操作流程趋于规范,供应链各节点绿色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3.62亿!申通收购菜鸟旗下丹鸟物流,背后藏着哪些商业大棋?
2457 阅读物流降本再现新招,国家队用AI重构多式联运
1761 阅读16家上榜世界500强的物流供应链企业
1464 阅读京东快递西藏智能化布局再落一子
1213 阅读如何评估供应链战略?使用这3个标准,让你的战略更全面
1191 阅读淘宝闪购连续两个周末日订单超9000万
1189 阅读快递股大涨,申通涨停
1134 阅读京东宣布未来三年引入1000个海外新品牌
1166 阅读物流公司开始衰败的3个迹象
1145 阅读中国公路物流运价周指数报告(2025.7.25)
1140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