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价值链运营环境下,物流已经成为智能工厂的核心要素,工厂规划和运营管理必须要具备“流动思维”和“供应链交付思维”。“大交付、大物流、小生产”、“制造工厂物流中心化”的工厂规划和运营理念,在制造业中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和实践。
在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智能交付体系中,生产被认为是物流过程的一个节点,是在供应链、物流过程嵌入一个符合供应链价值导向和运作要求的工厂、车间或产线。而物流和物流管理贯通供应链始末,成为端到端协同打通的有效承载,对于工厂而言,生产只是过程,满足消费者需求才是目的。无论是新工厂的规划,还是原有工厂的改造,无论是以何种要素作为切入点,如布局、建筑、设施、生产、物流、信息化等,都需要将工厂运营管理的价值导向、目标、逻辑、流程、规则等纳入其中。
因此,智能工厂物流规划的目的,正是以物流规划和运营为主线、以工厂有效运营为导向、“以终为始”进行规划,实现所有规划和资源要素的联动和拉通。不考虑物流运营管理的规划都是没有“灵魂”的规划,站在未来持续经营的长久过程来看,最终都可能导致企业产生巨大的系统效率损失和改造成本。
消费者和客户需求拉动交付,从而通过订单拉动供应商生产、入厂物流、检验存储、物料齐套、工位配送、成品入库、存储、发运、交付等物料及产品的流动过程,最终实现客户体验及满意度。如图1-1所示,智能工厂包含(不限于)智能生产和智能物流,智能工厂通过智能物流体系实现工厂内部的整合,以及与供应商端和客户端之间的协同,从而实现订单交付全过程的打通。智能生产作为交付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是将智能生产设施嵌入到智能物流系统中,从而实现“制造工厂物流中心化”。
图1-1物流体系与智能工厂的关系
工厂物流体系构建的重点在于物流的集成和整合,以此实现对经营战略、经营计划、战略绩效和业务计划的有效支撑。如图1-2所示,智能工厂物流体系以企业经营战略与目标为导向,支撑智能工厂及其供应链达成交付的使命。智能工厂物流体系包含智能采购物流、智能生产物流、智能成品物流、智能回收物流,以及与之相关的智能工厂物流管理平台、物流计划、前后端协同、差异管理和可视化、物流数据资源和物流技术资源等。
智能入厂物流主要是物料如何从供应商送达至采购方(核心企业),可能涉及到信息系统互联、物料需求与到货计划协同、上门收货、预约到货(ASN)、数据互联互通、到货过程与车辆智能化管理、精益化与智能化包装、第三方物流管理、空容器管理与回收、物料追溯、逆向物流、应急响应等。
智能厂内物流主要是如何实现有效的物料管理、物料科学的上线以及物料与工位智能化匹配,可能涉及到智能收货与检验、厂区内部智能仓储系统、仓库管理与控制系统(WMS/WCS)、智能输送及与工位对接(与智能制造设施对接)、条码/RFID(射频识别技术)数据识别、智能单元化包装(与机器人对接)、自动化装配技术、工位物料管控与双箱制拉动、空容器回收、不良品处理、订单尾数处理、成品包装下线以及制造过程数据化追溯等。
智能成品物流主要是从成品下线到最终交付给客户或消费者的过程,可能涉及到成品下线输送-码垛-入库、成品仓库及运作、出库拣选与备货管理、装车算法、智能化快速装车技术、成品运输、发货计划协同、物流网络布局与库存部署、全过程导航与追溯等。
智能回收物流主要是包装材料、容器具、不良品的回收-返修-循环、智能追溯等过程。
图1-2 智能工厂物流体系基本框架
智能工厂物流构建中,需要遵循物流体系基本框架,从职能上强调物流为生产提供服务,理念上更加强调生产是物流流通过程的构成部分,有效拉通物流管理,以此实现价值链的拉通。
顺丰控股:6月营收262.54亿元,同比增长13.43%,连续5个月超行业增速,稳步上升趋势明显
2204 阅读王卫连续两年出席!为什么是顺丰?背后有何深意?
1828 阅读跨省最快7小时达,货拉拉的新服务竟还打下30%价格!
1809 阅读效率领跑行业,70%企业复购!揭秘被巨头复购16次的大小车方案
1521 阅读运多星指数级增长解码:数字科技、生态服务、合伙人制度的三重破局密钥
1263 阅读马云要求淘宝闪购稳定在8000万单
1093 阅读顺丰航空开通“西安=万象”国际货运航线,助力危险品航空运输高质量发展
1048 阅读沃尔玛回应山姆变普通超市
1018 阅读德邦股份二季度环比改善,无人叉车、辅助驾驶等技术应用助力降本
1048 阅读四川顺丰与成都公交合作正式启动
964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