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每日优鲜在其投资者关系平台发布公告,宣布与山西东辉集团达成股权战略投资合作协议。协议约定,山西东辉集团计划向每日优鲜进行价值2亿元人民币的股权投资。
公告显示,通过此次战略合作,每日优鲜和山西东辉将围绕农业运营、销售与营销交换各自的资源和最佳业务实践,并在品牌农业、订单农业等全产业链进行一系列的战略合作。
截至美东时间7月15日收盘,每日优鲜美股价格为0.38美元/股,从今年4月20日至今的近3个月时间内,每日优鲜的股价始终低于1美元,最新市值为8911.84万美元,较股价最高点缩水超过96%。
面临退市风险的每日优鲜还值得再烧两亿吗?
2021年6月25日,每日优鲜登陆纳斯达克,发行价13美元/股,开盘当天股价最高11美元,当天收于9.66美元/股。在上市一年多的时间里,每日优鲜开启了它急转直下的逆势之旅。
股东们正在撤出每日优鲜。
去年11月,腾讯投资管理合伙人李朝晖辞去每日优鲜董事会职务。在此之前,腾讯从每日优鲜A轮起就参与了此后的5轮融资,李朝晖也从2017年6月起担任每日优鲜的董事。
除了腾讯,大股东青岛国资似乎也在失去耐心。根据每日优鲜招股书显示,青岛国资原计划在半年内按F轮融资的价格追加10亿元投资,但最终在2021 年5月29日放弃认购权利。
到今年6月1日早间,每日优鲜股票成交中出现了一笔490.9万股ADS的超级大单,成交价为0.15美元,比市价低了近10%。据测算,这位匿名的大股东一次抛售了1473万股普通股。在每日优鲜的老股东中,持股超过1473万普通股的并不多。虽然不知道这名老股东具体是哪一家,但是低价抛售,也释放了资本撤退的信息。
外界普遍认为,即使只有两亿,对当下的每日优鲜来说,可能也是一笔救命钱。
据山西东辉集团官网显示,公司于2005年正式注册登记成立,是一个集煤炭、有色金属、新材料、新技术、文化旅游产业为一体的跨国企业。东辉集团目前共拥有16个全资子公司,注册资金19.72亿元。
山西东辉集团近年来发力现代农业板块,深耕上游产业链,以“金融服务+技术推广+订单服务”的模式延伸农产品产业链,项目包括肉牛养殖、加工、农机服务、农业科技示范园等。
东辉集团可能是看上了每日优鲜在农产品领域尚存的渠道优势。每日优鲜创始人徐正也表示:“这次合作将帮助每日优鲜提高生鲜食品的供应链能力,并将与东辉集团紧密合作,培育优质的农业品牌,追求卓越的农业供应链管理和顺畅的购物体验。”
为了表示诚意,每日优鲜拿出了两个董事会席位让给东辉集团。根据3月份每日优鲜披露的公告显示,其董事会成员一共有6位,这桩交易完成后,东辉将有权指定两名董事进入每日优鲜,占到了三分之一的话语权。
2014年成立以后至2020年12月,每日优鲜在6年间先后完成了11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过110亿元,此次的2亿对每日优鲜来说可能只能是杯水车薪。每日优鲜的核心问题在于自身无法盈利,而其生鲜零售、配送的成本又高企,需要不停地输血,东辉集团有可能投进了一个“无底洞”。
6月2日,每日优鲜已经收到了纳斯达克的“退市”通知函。而在此之前的5月19日,每日优鲜还因为未及时提交2021年年报,收到了“不符合继续上市要求”的警示函。
7月1日,每日优鲜官网公开的独立内部审查结果,揭开了其2021年年报未能及时披露的原因。
审查结果显示,每日优鲜的次日达业务部在2021年进行的某些交易中,有一些交易被认定为存在虚假交易的可能性。例如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关系未公开、不同的客户或供应商共享相同的联系信息和(或)缺乏支持性物流信息。
也就是说,次日达业务部的部分收入很可能是与供应商、客户虚假交易得到。据官方披露的调整后数据,2021年前三个季度,每日优鲜共虚增了6.77亿元收入,占调整前总收入的12%。
虚增的收入掩盖了每日优鲜增长放缓的事实。去掉粉饰后,前三季度累计收入同比增长仅有8.7%。
财报显示,2018年至2020年,每日优鲜净亏损分别为22.32亿元、29.09亿元和16.49亿元。2021年净亏损可能超过37亿元。4年累计亏损可能超过100亿元。每日优鲜六年把融到的钱几乎全部“赔光”。截至2021年9月,每日优鲜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1.7亿元。按照每日优鲜的日常亏损算,如果今年还拿不到钱,有可能就撑不下去。
今年以来,每日优鲜开始大幅度收缩。今年6月底,每日优鲜在全国13个城市有前置仓站点,在随后3天内连续关闭了9个城市业务。6月30日关闭苏州及南京业务;7月1日关闭杭州、青岛、深圳业务;7月2日,关闭广州、济南、石家庄、太原业务。
高峰时期拥有5000多前置仓,进军20多个城市的每日优鲜,如今只剩下围绕大本营北京之外的上海、天津和廊坊四个城市的点位。
笔者在此前文章《呆萝卜停摆,每日优鲜、叮咚连亏 生鲜电商退潮?》中指出,每日优鲜所主推的所谓“前置仓”模式,只能算是一个流于概念、并不成熟的业务模式。事到如今,每日优鲜似乎依然在“讲故事”,用一些云山雾罩的独创新词来表达一些根本没有基于常识的所谓“业务创新”。
每日优鲜合伙人兼 CFO 王珺曾表示,每日优鲜继续做前置仓业务,最多也只能在生鲜和快消领域占到 6%-7%的市场份额。但切入“零售云”和“智慧菜场”,发力“无人零售”等平台型业务,则有望抢占25%甚至是40%的市场份额。
所谓的“智慧菜场”是每日优鲜计划和菜市场签订长期经营合同,将后者从传统菜市场变成智能新市场,为用户提供SaaS服务套餐,帮助商户实现私域管理,并从中收取租金、年费、佣金等。据数据披露,每日优鲜目前已在15个城市签约了58家菜市场,营收8000万元。
很难想象,每日优鲜如何让菜市场变成“智慧菜场”?说白了是不是每日优鲜想让线下的菜场进驻到每日优鲜的平台上,然后抽佣?但核心问题是,线下菜场都是小商贩经营,他们如何以及凭什么要进驻到线上平台?另外,从消费端来看,消费者为什么要在平台上购买比线下菜场还增加了佣金、配送等成本,价格更高的生鲜产品?
也就说,每日优鲜的所谓智慧菜场的业务逻辑、商业模式从基本常识的层面根本就无法自圆其说。
每日优鲜不断地变化花样,试图让自己显示得更具创新性。
较早之前,每日优鲜借着社交电商的风口,尝试过不同业态的玩法,然而全都无功而返。2018年,每日优鲜推出了云集模式的“每日一淘”,购买礼包可以拥有分销资格,但这种模式显然是涉嫌传销的擦边球。随后,每日优鲜又推出了砍一刀模式的“每日拼拼”,但拼单之后的价格,甚至比每日优鲜的正常价还要高。
甚至今年的预制菜风口,每日优鲜同样也进行过尝试。
同样是生鲜电商,与每日优鲜相比,叮咚买菜似乎要好过很多。
每日优鲜成立于2014年,比叮咚买菜早了两年多。不过叮咚买菜上市,只比每日优鲜晚了4天。
但是,上市之后,两者表现却相差巨大。截至7月15日美股收盘,叮咚买菜股价5.11美元,市值12亿美元,远高于每日优鲜。
虽然每日优鲜为生鲜第一股,但是在上市之前,从营收表现来看,叮咚买菜远高于每日优鲜。数据显示,2019年到2021年,每日优鲜营收分别为60亿元、61亿元、55.47亿元;叮咚买菜营收分别为38.8亿元、113.36亿元、201亿元。
上市之后,两者在股价上的差异,也反映出实际运营能力和战略导向的不一致性。总的来看,叮咚买菜更“实”,采取了上游供应链重资产模式,将收入来源押注在产品上,生鲜产品源头直采比例达到79.1%,自有品牌GMV占比达到5.8%。
2月15日,叮咚买菜发布了截至2021年底的第四季度业绩报告。数据显示,叮咚买菜Q4营收同比增长72%至54.8亿元,毛利率相比上个季度环比提升了9.5%。亏损率则减少了13%,上海地区已于12月份实现整体盈利。
去年11月,叮咚买菜创始人兼CEO梁昌霖曾在Q3财报会议上,透露叮咚买菜的盈利路径:第一步,上海作为叮咚买菜最先开始运营的城市将在Q4实现UE的盈亏平衡,将在后续带动整个长三角区域实现UE的正向经营利润;第二步,在2022年底至2023年初公司全年现金流有望转正;第三步,2023年至2024年公司利润端有望转正。
不过,叮咚买菜也存在着很大风险和不确定性。继5月底先后关闭安徽宣城、滁州,广东中山、珠海等城市业务后,6月15日叮咚买菜退出了天津市场。在财务数据上,叮咚买菜依然处于亏损之中,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一季度内,叮咚买菜总营收为54.44亿元,较上年同期38.02亿元增长43.2%;净亏损为4.77亿元。
从整个行业来看,生鲜电商几乎呈现出全行业性的“塌方”。很多生鲜电商平台前期发展速度看上去很快,规模也很大,但生鲜产品的损耗巨大,而且用户在线上购买生鲜产品的习惯并不普遍,加之仓储、配送成本高企,生鲜电商平台盈利几乎遥遥无期。
从2021年到2022年生鲜电商赛道大幅度退潮,很多生鲜电商品牌倒闭、收缩。
所谓的前置仓,是指区别于传统仓库远离最终消费人群,在社区附近建立仓库的模式。这样的小型仓库离社区近,又没有门店的位置要求,租金便宜。
前置仓存在基本价值点是因为离社区近,所以提升了配送的时效性。但这样的逻辑,其实是“自欺欺人”。前置仓成为生鲜电商炮制出来所谓“新模式”,流于概念,并无实际意义。
前置仓要真正能实现对一个片区所有用户覆盖,那就需要“饱和打击”。但是,对于卖菜这件事,没有一家企业能以一己之力做到“饱和”。所谓的“饱和打击”,意味着在某一个区域,无论前置仓还是线下门店,要高密度布点,面对任意用户的下单都能在承诺的时间范围内——对每日优鲜来说也就是30分钟,“保质”“按时”送到。
生鲜是超高频、而且几乎是百分百家庭全覆盖的消费品,几乎每个社区附近不超过10分钟的路程之内必有菜场。前置仓的底层逻辑,是要跟所有的线下的菜场竞争,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有券商指出,前置仓模式的盈利难点在于其毛利难以覆盖履约费用,其中仓储、冷链运输成本占比最重。
一方面,由于前置仓建设需要设置冷藏区和常温区,前期的建设维护成本高企。另一方面,前置仓还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运营人员和配送人员,每月固定的支出同样不少。2020年,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的履约费用率便达到了20.72%和35.7%。
招商证券在今年初发布的《前置仓行业深度报告》中指出,目前前置仓赛道已由早期的跑马圈地阶段过渡到精细化运营阶段,对供应链、仓储、物流和运营能力上的建设将会是跑赢竞争对手的重点。
对于仓储、供应链和物流的精细化运营则完全是“重资产模式”,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对于每日优鲜来说,如今似乎也已无力重金投入。
-End-
联商调查
为了解疫情下,零售企业招聘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联商网特发起2022零售企业用工需求调查,十分期待并感谢你的参与。
疫情无情,山海有情,8月5日-7日,一年一度联商网大会,期待与你相约山东威海,同期举办第二届韩国(山东)进口商品博览会。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2024最值钱的物流上市企业是谁?哪些物流企业被看好,哪些被看跌?
1695 阅读地缘政治重塑下的全球供应链:转型、挑战与新秩序
1354 阅读物流供应链领域“吸金”不力,但能给投融资事件颁几个奖
1350 阅读连续5年的“春节主力军”,德邦为何如此稳?
1240 阅读扎根供应链创新25年,一家“耐力长跑型”企业的破局启示
991 阅读中远海运回应被美国国防部列入“中国军事企业”清单
1001 阅读CES 2025:NVIDIA OMNIVERSE驱动的智能仓储数字孪生革命
1021 阅读拼多多引领电商西进:帝王蟹进村,非遗剪纸出山
954 阅读制造业企业,不要逼物流公司降价了!
844 阅读满帮旗下山恩保险经纪2024年联合保险公司提供9970亿元货运风险兜底
815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