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几章讲的都是对于网络的架构应该怎么搭建,是结构设计的话题。今天讨论的是对单个仓库的能力,应该怎么规划的问题。单仓的能力怎么理解呢?实际上就是对于这个仓库,我们需要它能处理什么类型的货物,在单位时间内,所需要处理的量是什么样子的。也就是单仓的生产类别和单仓的单位生产能力,对这两点进行分析和配备资源。
在开始之前,先讲个故事,很久没讲故事了,总是干巴巴的理论也没意思,这个故事还是关于驴子的。
讲的是从前有个贩盐的商人,养了一头奸诈的毛驴,有一次贩盐驴掉进河里盐都化掉了,驴感觉背上的盐轻了许多,于是每次都故意掉进河里。一来二去,贩盐的商人赔的本都没了,于是他决定改行,不再做盐生意了。那做什么呢?商人想啊想啊,忽然灵机一动,我有一头驴啊,我可以开个磨坊,这样周围村子的人都来我这里磨粮食,我不就发财了吗?
说干就干,商人很快选了一间房子,买了一个巨大的磨盘,准备开业了。很快就有生意上门,一位农民带了一袋子小麦,想让商人帮他磨成面粉。商人愉快地接受了这桩生意,可是把小麦倒到磨盘上后,却发现,驴子根本拉不动这么大的磨。
没办法,赶紧找人重新做了一盘小点的磨盘,这下驴子倒是能拉动了。可是没成想,屋子太小了,驴子拉到一半,走不了了,磨盘放得离墙太近了。商人又赶紧忙着找人帮忙挪磨盘,把磨盘挪到了屋子中间。终于可以好好地磨麦子了,可是没磨两圈,驴子又不干了,这比它驮着盐送盐可累多了。驴子又是踢,又是蹦,就是不拉磨。商人实在是心力交瘁,只能连驴子带磨坊卖给了他人。
这个故事里,商人为了开磨坊,投入了不少,可是最后却失败收场。是因为,他没有对这个磨坊做规划,对于磨坊的能力目标不清楚,匹配的资源不合理导致的。
对于我们今天的主题单仓能力规划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对目标分析不透彻,匹配的资源不合理,那么仓的生产效能必然不能充分发挥。对于在仓中投入的资源而言,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浪费。
对于单仓能力的目标,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这个仓库要能处理什么类别的货物?是常温普通商品?还是生鲜产品?冷冻产品?是大件还是中小件?或者特殊器型的商品?
其次,需要明确的是,这个仓库需要有多大的产能,常规产能是多少?峰值产能是多少。这在仓网规划时,对单仓的能力体系就应该有所规划,有较为明确的能力目标。
根据这个目标,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工作,为其匹配资源,为其建设能力。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落地,分别是仓内的场地布局规划、仓内设备规划及仓内人员规划。这就解决了上面故事中,贩盐商人遇到的三个问题,设备不适合,场地不适合和员工不适合。
接下来逐一说明一下,首先是仓内的场地布局规划,要对已经承租的或已建的新仓库做仓内的功能区划分。功能区的划分,直接体现仓库的生产侧重点和商品的特点。比如有的仓库存储区占主要面积,而有的仓库分拣区占主要位置,还有些可能是包装区占更大比例。根据品类不同和仓的功能不同,功能区的划分也有很大区别。
1、功能区的类型
功能区根据所需的能力不同,也有很多不同种类,最常用到的类别主要有以下几种。
(1)收货区:收货区顾名思义是用来收货的区域,上游的厂家或物流节点,将货物送到这个区域就算是一个终点。收货员在这个区域对货物进行检验和交接,完成交接后,货物的保管责任就由仓库负责了。收货区的位置,一般是在仓库边缘的出入口处,或在月台上划分收货区,以方便车辆卸货。
(2)收货暂存区:收货暂存区是收货区和仓库内部的缓冲区域,对于一些已完成验收收货交接,但收货员暂时没有时间完成入库操作,或者某些特殊货物,需要在一定时间的静置才能入仓的,在此区域暂存。收货暂存区紧挨着收货区,需要做简单的货位划分,以便暂存货物方便存入,也方便取出。
(3)存储区:存储区是仓库的主要功能区之一,是仓库完成物流中货物的时间位移的载体。在大部分的仓库中,存储区都是最重要的功能区,除了它的功能性外,也在于仓库内的绝大部分货物都在这个区域,是仓库中市场价值最高的区域。存储区一般在仓库的最内侧,以保证货物的安全。部分仓库对存储区还会做细分,例如分为普货区、高值区、易碎区等等,根据货物的特性不同,再做区分。
(4)分拣区:分拣区是仓内的生产区之一,在此区域按照订单对货物进行分拣,匹配到订单内。分拣区和存储区有互动,当分拣区的货物不足以满足订单需求时,需要在存储区取货补货到分拣区(实际操作,应在缺货前进行补货,此处为解释概念)。分拣区的货物多为拆散的销售规格,和存储区的大包装有所区别。
(5)复核打包区:复核打包区的主要功能是将分拣好的订单,按照标准进行重新打包封装,以便进行在此运输。在打包前,操作员需要对分拣好的订单进行复核,确认分拣的货物是否正确,有没有多拣少拣错拣或者货物破损等情况。此区域主要做这两项操作,这两项操作已经接近出库环节,因此通常距离仓库出口较近。有些时候,复核区和打包区也会分开规划,依业务的实际情况而定。
(6)出库暂存区:出库暂存区和收货暂存区有些类似,是对已包装好的订单货物进行暂存,以便等待运输的车辆到港。
(7)出货交接区:出货交接区是在车辆到港后,和运输交接货物的区域,司机或跟单员对货物进行检验和核对,完成货物交接,并获取和下游交接所需单据。
(8)办公区:办公区是仓内文职人员办公的区域,分拣所需的分拣单、出货所需的运单、入库的交接单都是从这里制作或存放。在仓内指挥中心和信息中心的角色,一般靠近仓库出入口,以方便单据往来和异常情况的发现与处理。
(9)设备物料存放区:设备物料存放区是用来将暂时用不到的仓内设备(如叉车、地牛、拉车、托板等),以及物料(包装物、耗材等)备货使用。
(10)通道:通道是容易被忽视,但是却实实在在非常重要的区域,各功能区规划得再好,如果通道规划得不好,都会存在问题。规划过大,则非常容易造成面积浪费,规划小了,则会造成货物设备通行不畅,影响效率。规划通道时,需要考虑是单向通道还是双向通道,是否通过叉车等大型设备。设备的直行宽度和转弯半径,都需要做好精细的计算,才能确保面积的合理使用。
(11)其他功能区:在仓库中有时还会存在一些其他功能区,以满足业务需求。例如退货区、不合格品区、报废品区、回收区等等,都因业务的不同,而再做设立。
选择什么类型的功能区,依据的是货物的特性和对仓库能力目标的分析。功能区的类型搭配要合理,符合仓内生产的要求,同时也要分布合理,能够配合仓内流程,使操作顺畅。因此了解了仓库功能区类别,做好功能区选择后,就需要对功能区的分布进行规划。
2、功能区分布的影响因素
(1)仓内生产流程:仓内生产流程是功能区分布的决定因素,所有功能区都应该按照入、存、拣、出的基本流程来安排其分布情况。依其流程的先后顺序,安排各功能区,使得货物的流转可以在各功能区内形成一条线。或者是曲线,或者是直线,都可以,但是不能在仓内形成死结,不能是跳跃式的,最好也不要有回头路,这样才能以最高的效率完成货物的流转。
(2)仓内结构:第二个影响因素是仓内的建筑结构,如果是异型仓库或者有些较大的柱子等异物,则需要在规划时将其考虑进去,避免这些遮挡物出现在货物的主要通道上。此外对功能区分布影响最大的是仓库的出入口。如仓库的入口和出口在相对的两侧,那么功能区分布大概率是直线型的。如果出入口在同侧,那么功能区的分布大概率是U型或双U型。如果出入口在相邻两侧,则功能区的分布大概率呈L型。
当然,并不绝对,还是要看现场的实际情况,再通过对业务的分析,流程的分析,最终确认功能区的分配方案。
3、功能区面积的影响因素
功能区确认了,那么每个功能区的面积是多少?这就需要依靠对业务的分析来确认了。仓内的货物是高周转率的快消货物?还是周转率低的设备?需要分拣的SKU数量、进出库的吞吐量、包装的数据等等。
以存储区为例,架设某仓库的库存货位为ABC三种,其中A商品现有库存5740件,B商品现有库存7330件,C商品库存1780件。A商品使用托板面积1.2㎡一个,每个托板可存放36件商品。B商品使用1㎡托板,每个托板可存放50件。C商品使用0.36㎡托板,每个托板可存放6件。那么可知,A商品需要托板159.4个,向上取整,需要160个托板。同样的计算方式可知,B商品需要150个托板,C商品需要30个托板。三类商品均无先入先出要求,因此可以做分类无缝堆放,在存储区划分三个品类存储区,分别面积为192㎡、150㎡和108㎡,共450㎡。按长30米,宽15米空间计算,在三个存储区前留通道供叉车通行和操作,通道宽3.5米,通道面积52.5㎡。则该存储区至少需要502.5㎡。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考虑货物进出的吞吐量,以及订单高峰期的增加值,因此仓储面积还需要有一个安全系数。
收货区的面积计算则需要考虑单位时间内的货物处理量,分拣区则需要考虑分拣的sku量和订单量。每个功能区都有其需要考虑的参数,在此不做细表,后面会有专门的文章详细介绍。
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设备的规划,设备除了叉车、升降车、地牛等机械或非机械设备外,还包含涉及生产的耗材和物料,这都需要仔细地计算和考虑。
首先要确认的,就是仓内是否需要进行自动化建设,将自动化设备作为仓内的主要生产力。自动化设备的投入较大,但是生产效率高,节省人力成本,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是仓库充分提高产能的有效方式。选择自动化,需要对仓内的标准化和信息化进行建设,需要仔细评估仓内生产的货物,是否符合自动化的标准。自动化建设除了投入大以外,在仓库内也是程度很深的改造,仓库的生产基本上是不能进行的,在仓内的基建方面也需要改造,因此最好是在仓库规划阶段就将其规划进去。在仓库建设的阶段就植入进去,避免影响仓库的正常生产。
此外对于叉车、分拣传送带、升降车、打包工作台、各类型货架等,也需要提前规划清楚。这些设备虽然可以在运营后逐步添加,灵活性要高于自动化设备,但如果采购不足,距离实际运营需求差距较大,则会影响仓内的运营效率,得不偿失。而采购过多,又会造成资源闲置浪费。
至于耗材和物料,则可以在运营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采购,相比于其他设备,前置规划要求不高。
最后是要进行人员的规划,这里的人员规划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岗位规划,一个人员配备规划。
岗位规划需要从横竖两个角度去考虑,横向的是流程角度,纵向的是管理角度。在流程角度需要关注的是从货物入仓前的信息对接开始,一直到货物完成和运输的交接,货物消减库存为止。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多少个环节?每个环节是否需要单独设置岗位?其目的就是通过岗位的设置,推动一整条仓内流程的进度。就是像是在机械设备中的齿轮,在哪个位置去放置,需要看流程中的需要。
第二个角度是从管理的角度出发,流程的角度是为了仓内作业,设置的岗位基本上是以操作的岗位为主。但人不是机器,在操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在仓内设置管理岗位。设置管理岗位的目的,就在于更好地保证流程岗位的正常运行,以及解决流程岗位不能解决的异常问题。设置管理岗位,可以以流程岗位为基础数,在此基础上根据管理的幅宽不同,和管理难度的各异,去一层一层地设置。
管理岗位和流程岗位在仓内的运营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从横竖两个方向推动仓内生产的顺利运行。
人员配置规划指的是,对各个岗位需要配置的人员数量和人员要求,以能够完成本模块工作为目标。人员数量的配置规划,需要对该岗位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的进行分析,基础数据是货量/订单量,以及岗位的操作细则。工作难度较大,需要多人协作的,则配置较多人员,反之则配置较少的人员,工作量的评估也是同样的道理。人员要求的配置规划,则需要评估岗位的技术难度,需要工作者具备怎样的技能才能完成。
除了上述的三项规划外,对于仓内的系统,其实也需要去匹配,但是系统的可复制性要高于其他三项,可以不做单独考量。
单仓能力代表的是链条中的低点阈值,整个物流链条的能力,取决于能力最低的那个仓,而不是能力最高的仓库。因此在进行单仓能力规划时,要依据的是对整个链条能力的目标,避免单仓能力规划低于链条能力目标,拉低链条能力。
顺丰133亿件、中通340亿件、圆通266亿件、韵达238亿件、邮政180亿件……全年快递业绩出炉!
1999 阅读年营收49.6亿元的海康机器人IPO有新动静,透露了几个关键信息
1250 阅读AI 赋能供应链,从价值创造到未来引领
1233 阅读2025年京东物流昆明大件宅配、京东帮资源招商
847 阅读每卖出5辆重卡,1辆竟是新能源?新能源重卡将迎大爆发?
832 阅读菜鸟升级美洲四大分拨中心 CEO万霖称将继续加快国际业务发展
834 阅读极兔首次使用无人机运送奉节脐橙,日均揽收量增长超40%
831 阅读春节寄快递不加价,菜鸟裹裹升级春节保障措施
697 阅读物流人,你们到家了么?
688 阅读菜鸟升级美洲四大分拨中心,CEO万霖称将继续加快国际业务发展
660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