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重型车辆是氢能汽车应用的重点,重卡污染非常严重,基本占交通车辆污染的50%以上,解决重卡污染将大幅减缓交通污染问题,未来柴改氢是一个主要方向,氢能替代柴油车辆更有优势,此次氢能示范推广的重点方向也是中重型车辆。目前已有5个城市示范群落地,氢能推广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各示范城市信心十足。
氢能已经作为能源来发展,目前超过三分之一的央企已进入氢能产业,他们会更多介入制氢、储氢、加氢和用氢产业链。
电源的商业化进展如何?有哪些领先的玩家?
目前氢能商业化还处于前期阶段,市场量还比较小,但发展速度和前景非常大。头部玩家主要有亿华通,上海重塑,上海捷氢,广东国鸿,山东潍柴,新源动力,国电投等。
膜电极目前的行业发展现状,主要的挑战,以及不同的技术路线和前景。
膜电极是燃料电池电堆的核心部件,占电堆成本60%以上,目前膜电极制备已实现国产化,但膜电极的原材料以进口为主。
加氢站建设成本高主要因素是建设数量少导致,目前加氢站建设成本也大幅降低,同时加氢站建设会以能源公司主导建设,中石化承诺十四五期间建成1,000座加氢站。
目前产业链增速每年在30-50%左右,基本可以实现25年10万辆,30年100万辆的目标。目前降价空间比较大的是质子交换膜和碳纸。
质子交换膜是膜电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质子传导的介质。
产业链最有价值的环节以及代表性公司。
产业链最具价值的环节是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和燃料电池系统,代表公司如下:膜电极的代表企业有广州鸿基创能;燃料电池电堆的代表企业有广东国鸿氢能和上海捷氢;燃料电池系统的代表企业有亿华通和上海重塑。
船舶和分布式发电是氢能未来应用市场,市场非常大,前景非常好,但目前还处于前期阶段,还未到商业化阶段。
目前氢能产业规模还比较小,还依赖补贴。但随着行业快速发展,示范期结束后,行业具备一定规模,和锂电一样不再依赖补贴。
目前全国燃料电池汽车总共约1万辆,全球约5万辆,规模还比较小。
看到有测算说氢能在产业化方面,规模效应很强,成本下降很快,为什么氢能源不采用直接补贴的形式还是以奖代补呢?
2018年前都是采用补贴方式,2020年后国家出台以奖代补政策。
氢气内燃机也是氢能利用的一种方式,从发动机成本上会比燃料电池发动机更低,但氢气内燃机依然需要加氢站加氢,同时氢气内燃机依然存在污染问题,效率也会比燃料电池效率低。
氢的来源很多,如工业副产氢,煤制氢,光电,风电制氢等甲醇制氢在成本上不占优势。
从仓储规划,看DeepSeek的实用性、局限性和突破之道
3714 阅读单月总货量同比增长734.4%!独家解读顺嘉国际货站跨越式增长背后的效率密码
2037 阅读“京东服务+”洗衣中央工厂招商、3C上门安装/维修招商
1324 阅读跨越速运第21架全货机入列+西部枢纽空侧启用,航空运力完成中国版“锁喉”!
1200 阅读DeepSeek落地全球第一大港
1109 阅读冷链不只是物流,还是依托供应链的生态
1002 阅读德邦物流注销回购股份 京东物流持股比例升至75.4%
974 阅读传“6800底薪+五险一金”招外卖小哥,0佣金的京东外卖能否杀出重围?
994 阅读京东外卖重点推广39城
924 阅读物流行业唯一!京东物流入选《可持续发展年鉴2025》
886 阅读